巧用閑置資源,打造“清涼直播間”
連日來,云臺農場的電商直播開展得如火如荼,但持續的高溫天氣卻給直播工作帶來了嚴峻考驗。作為主要直播場地的興墾科技直播間采用日光溫室結構,每當太陽升起,強烈的陽光透過玻璃直射入內,使室內溫度快速攀升。即便開啟多臺空調降溫,但由于空間過大,不僅耗電量驚人,降溫效果也不理想,既影響了直播質量,也讓工作人員備受“烤”驗。
面對這一難題,來自農場不同部門的直播小組成員集思廣益,其中安委會辦公室的陳鵬憑借跨部門的工作經驗和專業技能,提出了創新性的解決方案:通過資源整合、設備改裝升級和錯峰運營,打造高效、節能的“清涼直播間”,讓老資源煥發新活力。
陳鵬提議將閑置多年的電視臺舊址進行智能化改造,提升資源利用率。電視欄目停播后,這里僅用于廣播錄制,如今經過升級,搖身一變成為了“直播+廣播”一體的多功能數字工場。通過錯峰安排直播與廣播時間,既避免了設備空置,又提高了場地使用效率,實現不同功能的無縫銜接。
陳鵬還將社區淘汰的老舊電視搬入直播間,作為實時監控和直播畫面展示屏;過去淘汰的燈具,也被他加上了遮光罩,成了直播間的補光燈,實現“變廢為寶”,減少設備購置成本。
此外,廣播室的照明設備故障已久,由于每周僅使用兩次,維修事宜一直被擱置。陳鵬恰好擁有專業電工證,于是他主動放棄周末休息時間,對廣播室電路系統進行全面檢測,不僅發現了潛在的漏電隱患,更憑借專業技能完成了修復工作。
在陳鵬的精心策劃和團隊的努力下,直播小組不僅成功擺脫了高溫的困擾,還實現了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和成本的顯著降低。改造后的直播間,設備運轉更加高效,直播畫面清晰流暢,工作人員的工作環境也變得舒適宜人。這不僅提升了直播質量,也大大提高了團隊的工作效率和士氣。
通過這次創新實踐,不僅解決了眼前的難題,更探索出了一條資源整合與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徑。云臺農場工作人員用智慧和汗水證明,只要善于發現和利用身邊的資源,即便是老舊的設施也能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。(吳成瑤)